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消费者行为的日益多样化,消费品行业正站在数字化转型的十字路口。在这个关键时期,企业如何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拥抱变革,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关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作为消费品行业信息化交流首选平台,勤哲文化将于2025年3月6-7日,在中国·广州举办CPG 2025第十二届消费品数字科技大会,本次大会以《数字风暴,转型炫出新高度》为主题,携手300+消费品行业数字化转型技术大咖、领军者及实践者,分享丰富的成功转型案例,积极抓住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为实现数字化建设注入新动能。
2025年3月6-7日,CPG2025第十二届消费品数字科技大会在中国广州成功举办。此次大会不仅是消费品行业经验交流盛会,更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消费品行业创新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实践。
在此,十分感谢各位消费品行业的嘉宾、朋友百忙之中出席本次大会,感谢各位演讲嘉宾的精彩报告与分享,感谢大家的聆听与支持!
本次会议由勤哲文化主办,汇聚了300+消费品行业数字化转型技术大咖、领军者及实践者,围绕消费品行业数字化转型开展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与会代表们分享了该领域最新的科研热点和创新成果,为未来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启示。
接下来,让我们共同回顾本场会议的精彩内容。
盛况回顾
3月6日上午主论坛一:
以“智”为核 以“数”为径(一)
3月6日下午主论坛二:
以“智”为核 以“数”为径(二)
3月6日晚:
欢迎晚宴暨“智鸿杯”颁奖典礼
3月7日上午专题论坛一:
品牌企业的数字化赋能、运营与增长
3月7日下午专题论坛二:
新消费与数字门店专场
CIO圆桌讨论
主论坛一:
上午九时许,随着主持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CPG2025第十二届消费品数字科技大会正式拉开了帷幕。经验分享,洞见未来,在主题分享环节,多位业内专家和企业代表发表了精彩演讲。
首先,由伊利集团数字科技中心大数据与算法负责人姜涛先生发表关于《AI引领的乳液创新实践》的主题演讲。姜总分享到数字化能力是伊利业务增长的新型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将有望重塑品牌与消费者的互动模式,因为AI+X,消费者生活方式、互动方式将有极大的变化,谁能在离消费者更近的地方、以合适的方式服务到消费者,将会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
随后,欧派集团CIO欧阳金武先生从欧派数字化实践与关键成果、欧派未来转型的理解与方向、欧派AI与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经验与方法等多个角度与大家分享了欧派的数字化实践与AI智能制造。
数字时代,信息科技如何赋能消费品行业转型升级?来自IBM科技事业部华南区技术总监何军先生带来最新的分享。何总以《AI赋能消费品零售行业变革》为主题,以自身应用与客户实践为基础详细介绍了IBM面向混合云与AI的全新技术战略,赋能企业释放新质生产力。
用技术让海量数据的管理和使用更简单,OceanBase公有云事业部解决方案总监孟磊先生在现场带来了《OB Cloud 一体化云数据库在零售行业的探索与实践》,孟总以具体应用案例为视角为大家详述了OB Cloud在零售行业的适用场景以及对零售企业带来的有效助力。
稍作休息后,由欧普照明CIO张建宏先生与大家展开了《AI与大数据助力营销闭环》的主题分享,且详尽的从AI提升企业竞争力、从用户洞察到销售转化的闭环以及实现路径、案例分析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与补充,最后就企业部署AI的路径选择、销售+AI,提升企业生产力,客户订单-现金转化率增长与关键风险方面,张建宏先生也做了详细的分享。
接着, 商汤科技数字文娱事业部副总裁李星冶先生以《日日新大模型AI赋能数字化营销最后一公里》为主题,从如影数字人以及商汤日日新大模型等诸多生成式AI在消费场景的落地做了生动分享,在现场描绘了一幅AI蓬勃发展的美好图景,令与会者大开眼界。
舟谱数据数智事业部总经理潘坤先生与大家分享了如何帮助快消品牌打通渠道数字化,实现业绩增长?潘总主要从精确制导与高效协同两个方面展开分享,重点介绍了“高效协同”的解决方案以及众多案例分享。同时,与与会代表积极交流、深入探讨,共同为消费品行业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由华润啤酒智能与数字化部总监张群昱先生为大家展开了华润啤酒的数字化转型和数据工作的挑战与实践两个方面的分享;以及未来将打造华润啤酒面向新世界的“智慧运营中心”,建立知识工厂、智能助手,推进AI助手+人工教练的模式,实现公司运营智能化。
主论坛二:
6日下午主论坛以《以“智”为核 以“数”为径(二)》为主题,首先由好想你食品CIO张磊先生发表关于《好想你数字化转型之路》的主题演讲。张总主要向大家分享了好想你食品数字化的历程、数字化转型背景、数字化转型建设以及未来规划四个方面的内容。
首讲结束,由勤策副总裁董阳先生从企业如何选择AI Agent工具以及企业使用独立的AI Agent工具有哪些缺点、企业自研AI Agent工具的可行性为立足点,详细的分享了中大型企业数字化“三元架构(3A)”,并罗列分享了勤策CRM“3A架构”方面的内容。
蚂蚁数字科技立足于蚂蚁集团20年的前沿技术实践,攻坚数字技术,服务实体经济。蚂蚁数字科技中国区业务发展部新零售解决方案总监康暖女士与大家详细介绍了AI+X零售智慧化经营新范式,康总说道:AI新一轮技术爆发,AI Agent将成为下一代数智化经营的产品形态。
健合集团数字化运营部总监金晶女士从企业基因、长期主义、量体裁衣、敏捷组织四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了《消费者数字化运营实践》以及传统思维模式不愿意改变、缺乏系统性规划,说干就干说停就停、没有与业务结合,未产生实际价值、员工应用能力不足&新的工作习惯未养成四个痛点。
茶歇结束后,拇指白小T CIO高飞先生现场带来了关于《爆品&私域的数字化运用》的主题分享。高总的分享主要从信息化框架、爆品体系、私域赛道和RPA案例四个方面展开,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作为亚太知名劳动力管理云服务平台,盖雅工场资深劳动力管理专家韦美玲女士就《数字化驱动下的劳动力效能使命》发表了演讲,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手段,以奋斗者为本,不断激发劳动力时间、技能、动能,持续提升企业人效,让劳动力在自我实现中同时实现企业价值,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迎接新质生产力时代的到来。
小糊涂仙CIO余程晖先生从数字化建设历程以及需要关注的点两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了《智绘未来:小糊涂仙数智化赋能之旅》,主题丰富、内容详实。
最后,作为本场的压轴嘉宾慕思股份数字化总监黄玲玲女士与大家分享了《数据治理夯实企业数字化转型基础能力》。黄总首先介绍了慕思集团的基本情况与DCMM3,最后重点分享了企业为何要做数据治理、基于DAMA构建数据治理体系以及以提升数据质量为目标的数据治理实践三个方面的内容。
专题论坛一:
7日上午九时许,“品牌企业的数字化赋能、运营与增长”专场召开,无限极IT副总裁杨俊先生受邀出席并担任主持嘉宾。
百威啤酒亚太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战略负责人秦贤先生作为开讲嘉宾,从百威亚太供应链转型价值与战略、数字化转型之路(数据工厂、应用工厂、算法工厂、人才工厂)、认可与奖项等方面与大家共同探讨了《百威亚太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之路》。
都市丽人CIO喻明忠先生带来了主题为《回归本质穿越周期—消费下行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破局》的精彩演讲,喻总说道: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的在于构建“低成本、高敏捷、强赋能”的新型IT能力体系,成为企业逆周期增长的核心杠杆,在消费下行周期中,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接下来,腾讯会议产品架构师郑毅先生现场分享了《腾讯会议在零售行业的解决方案及实践》,腾讯会议帮助企业内外各环节高效沟通,共同协作,发掘业务机会,提升全产业链的效率。
思摩尔国际CIO于立洋先生从思摩尔简介、企业出海数字化的价值、海外数字化面临挑战、海外数字化建设思路、海外数字化建设实践以及海外数字化组织能力六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了《中小企业出海数字化建设实践》。
稍作休息后,红豆集团CIO奚峰先生在现场就《科技创新助力品牌企业新增长》发表了演讲。奚总主要从品牌企业优势、品牌企业科创路径、科创实施方法以及案例等方面做了详细的分享,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最后,由恒洁卫浴集团IT总监陈志勇先生带来了《全生命周期数字溯源:构建端到端的质量价值链闭环》的精彩演讲,图文并茂的讲解方式使观众们收获颇丰。
专题论坛二:
大会最后,我们迎来了“新消费与数字门店”专场,由中顺洁柔CIO杨森林先生作关于《AI的时代实体企业如何数智化破局》主旨报告。
圆桌讨论一
除了主题演讲,大会在论坛的最后设置了现场互动讨论,由中顺洁柔CIO杨森林、都市丽人CIO喻明忠、光明乳业数字化中心总监韩磊、广东丸美生物CIO陈国明、悦刻国际海外数字化负责人雷小平为我们带来了一轮精彩的CIO圆桌对话。五位嘉宾根据实际应用经验与大家分享了品牌如何借助数字化开拓新兴市场;以及企业如何利用大数据和AI助力品牌洞察消费者需求,实现精准营销,给大家留下了宝贵的意见。
圆桌讨论二
在思想碰撞中总能迸发出全新的思考与总结。会议的最后由资深CIO黄剑锋、联邦家私信息技术总经理徐新天、莱克斯顿信息总监胡俊山、六桂福珠宝信息管理中心总经理冯良波、劲浪体育CIO郭延泉五位嘉宾就如何利用数字化提升产品创新速度、优化渠道管理、加强消费者互动等?AI、loT、5G等新技术在消费品行业的应用前景如何两个问题开展圆桌讨论,分享实践经验,引发热烈反响。
创新展区&茶歇交流
此外,为了让参会嘉宾更直观地了解消费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解决方案,本次大会在会场外还设立了高科技创新展区,为行业嘉宾提供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专属平台。嘉宾可以零距离地探讨产品创新数字化相关技术与实施经验,也将行业领先解决方案与应用实践更直观地展现在各企业面前,深受参会嘉宾欢迎。
欢迎晚宴
3月6日晚6点,CPG 2025大会论坛二闭幕之后,CPG2025欢迎晚宴暨第四届“智鸿杯”颁奖典礼在广州科学城保利郡雅酒店宴会厅盛大举行。
组委会致辞后,主持人宣布颁奖典礼正式开始。颁奖环节一共历经三轮,现场颁发了包含人物奖、服务商奖、团队奖在内的三类大奖。优秀的行业嘉宾们上台领奖,发表获奖感言,并合影留念,现场掌声阵阵,高潮迭起。
整场晚宴氛围热烈融洽,嘉宾们在觥筹交错间彼此拉近距离,建立互动与合作。晚上8点,晚宴在欢笑与畅谈中落下帷幕。
嘉宾致谢
CPG2025第十二届消费品数字科技大会为期两天,于3月7日下午正式落下帷幕!从大会筹备到大会圆满落幕,一路走来非常感谢各位嘉宾的支持与关心!
会议期间,众多大咖及知名信息化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商奉献了精彩的演讲分享,高能干货,亮点频出。与会嘉宾积极交流学习、合作互动,现场气氛热烈,高潮迭起!在此,对各位嘉宾的支持和分享表示诚挚的感谢!
作为消费品行业信息化交流首选平台,勤哲文化将于2025年3月6-7日,在中国·广州举办CPG2025第十二届消费品数字科技大会,本次大会以《数字风暴,转型炫出新高度》为主题,携手300+消费品行业数字化转型技术大咖、领军者及实践者,分享丰富的成功转型案例,积极抓住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为实现数字化建设注入新动能。
为确保您不错过大会的精彩环节,请仔细阅读以下攻略,以便您顺利参会。
会议行程安排
签到须知
为便利嘉宾签到参会、保证会场秩序,组委会将于会议前一天开始现场签到。
签到时间:
3月05日 下午 16:00-18:00
3月06日 上午 07:30-12:00
签到地点:
广州科学城保利郡雅酒店一楼签到处
签到流程:
1. 请参会嘉宾携带个人名片至签到处,出示收到的签到二维码进行签到,领取会议资料及餐券;
2. 演讲嘉宾、主持嘉宾、服务商无需签到二维码,请携带个人名片直接在对应组别签到,领取参会证件及餐券。
*注意事项:
1. 请参会人员提前报名,无参会证人员拒绝入内。
2. 请务必提前准备好名片、参会二维码,作为签到凭证,领取参会证。
3. 会议期间,凭参会证进入会场,请全程佩戴并妥善保管,以免丢失或被他人冒领,参会证件及餐券遗失不补。
4. 为避免耽误您的参会行程,请于签到时间及时签到。
日程一览
实际议程请以大会现场为准
会议酒店
会议酒店:广州科学城保利郡雅酒店
酒店电话:(86) 020 2200 9999
酒店地址: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揽月路99号
交通路线
广州南站
地铁路线:在广州南站乘坐地铁7号线(燕山方向,乘坐15站),在科丰路站下车,C口出,步行1公里即可到达酒店。
出租车路线:距酒店约39公里,驾车约54分钟,打车至酒店约55元。
广州东站
地铁路线:在广州东站乘坐地铁3号线(北延段)(机场北2号航站楼方向,乘坐1站),在燕塘站下车,站内换乘6号线(香雪方向,乘坐9站),在暹岗站下车,B号口,步行965米即可到达酒店。
出租车路线:距酒店约19公里,驾车约37分钟,打车至酒店约30元。
广州站
地铁路线:在广州火车站乘坐地铁5号线(黄埔新港方向,乘坐3站),在区庄站下车,站内换乘6号线(香雪方向,乘坐13站),在暹岗站下车,B号口,步行965米即可到达酒店。
出租车路线:距酒店约26公里,驾车约39分钟,打车至酒店约40元。
广州北站
地铁路线:在广州北站乘坐地铁9号线(高增方向8站),在高增站下车,站内换乘地铁3号线(北延段)(体育西路方向9站),在燕塘站下车,站内换乘6号线(香雪方向,乘坐9站),在暹岗站下车,B号口,步行965米即可到达酒店。
出租车路线:距酒店约47公里,驾车约1小时,打车至酒店约70元。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地铁路线:在机场南(1号航站楼)地铁站乘坐地铁3号线(北延段)(体育西路方向10站),在燕塘站下车,站内换乘6号线(香雪方向,乘坐9站),在暹岗站下车,B号口,步行965米即可到达酒店。
出租车路线:距酒店约46公里,驾车约55分钟,打车至酒店约70元。
(*以上路线车次、时间等仅供参考,以实际为准。)
天气提醒
*温馨提示:以上天气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会议期间广州市黄埔区以小雨天气为主,请参会嘉宾带好雨具及时关注天气变化……
其他注意事项
1.参会代表凭名片及参会二维码至会议签到处进行会议注册。
2.会议期间参会代表凭餐券用餐,遗失不补。
3.注意保管好资料和证件,开会时请将移动电话调至静音,以免干扰会议。
4.会议现场内请注意安全,禁止吸烟,保持场地清洁。
5.会议酒店个人消费需自理,贵重物品请妥善保管,车辆停放在酒店指定地点。
叮咚!
CPG 2025最新议程已送达~
CPG 2025第十二届消费品数字科技大会
最新议程公布
2025年3月6-7日
广州科学城保利郡雅酒店,期待您的莅临!
大 会 议 程
*最终议程以会议当天为准
日前,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企业电商化采购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8年我国企业电商化采购市场规模约为3600亿元,同比增速高达80%。预计未来几年,我国企业电商化采购交易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到“十三五”末有望超过万亿元人民币。
“我国企业电商化采购发展有两大驱动力,即数字化与企业消费升级。”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院长李鸣涛分析说,数字化促进了互联网供应链协同服务体系的出现,加快企业供应链管理体系集成,企业消费升级则为企业电商化采购发展提供了持久的动力。
李鸣涛认为,企业电商化采购过程也是企业消费的巨大升级。与传统采购相比,企业对采购业务的关注点由价格和质量两个单一变量转向整体效率提升、成本的下降以及采购过程中所获得的综合服务,促进采购部门由企业的成本部门转变为价值部门。 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实现数字化自动分单、拆单,企业电商化采购综合型平台能够为年采购量高达上千亿元的大型企业提供一站式高效率服务,大型企业投放的采购金额上亿元、SKU(库存量单位)需求量高达上万个的大订单最快能在一天之内完成采购,并获得与之相关的物流、仓储、安装、售后、供应链金融等一系列服务。调查显示,企业电商化采购能够使企业采购综合成本降低15%至20%,采购业务效率提高60%以上。
据了解,企业电商化采购平台从类型上大致可以分为覆盖多个场景业务需求的综合型平台和主要立足于单一行业的垂直型平台。《报告》显示,目前国内企业电商化采购综合型平台的业务模式已经基本成熟,进入了规模增长、技术进步、商业模式加快创新的全方位高速发展新阶段。交易额迅速扩大,2018年已经接近2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83%。
值得注意的是,从品类上看,工业品MRO(非生产原料性质的工业用品)增速最快。《报告》显示,2018年工业品MRO类的产品企业电商化采购出现了爆发式增长,许多商品类目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变化过程。例如,电料辅料、传感器、晶体与晶振、无线模块与适配器等。此外,安防用品、个人防护用品和金属加工品也出现了大幅增长。据统计,2017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约28万亿元,MRO市场容量占到4%至7%,总体规模已经超过万亿元,预计还在以每年5%的速度不断增长,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的工业品MRO电商同样也成为资本市场上最受关注的领域。
此外,服务类商品已成为市场需求新方向。在交易额同比增长速度前20位的品类当中,服务类商品首次占据了五项之多,包括在线教育、手机服务、旅游度假、标签包装和职业技能培训。其中,在线交易平均增长率超过3000%,成为企业电商化采购发展的新空间。
企业电商化采购的出现,使面向所有企业级用户的全流程在线交易成为现实,并使B2B(企业对企业)在线交易得以实现规模化增长。数据显示,我国政府采购和企业采购的数量极其庞大。2017年,我国B2B电子商务规模超过20万亿元,全国政府采购金额高达32114.3亿元。
(来源:中国经济网)
12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正式发布《中国企业电商化采购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企业电商化采购市场规模约为3600亿元,同比增速达80%。
从采购物资类型看,企业对消费通用型产品和服务的电商化采购青睐有加,交易额超过1500亿元,增速达62%;从采购平台看,综合型平台大于垂直型平台,交易额已经接近2000亿元,复合增长率83%。《报告》认为,企业电商化采购表明,互联网平台由个人消费市场扩大到企业消费市场。
业务模式基本成熟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加快发展,产业互联网蓬勃兴起。“互联网+”正显示出愈发重要的价值,中国企业正在加速迈入数字化采购时代。
《报告》抽样调查显示,企业电商化采购综合型平台中,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是京东企业购,占整体采购样本的51.2%,其次是阿里企业采购,占比29.8%,再次是苏宁企业购,占比13.9%。作为行业代表,京东的服务模式以自营为主,致力于无缝衔接上游品牌商和下游企业用户需求,进而快速了解企业市场的需求变化,利用技术优势实现资源整合,响应企业用户的需求。
据介绍,企业电商化采购综合型平台的业务模式已经基本成熟,即将进入一个规模增长、技术精进、商业模式加快创新的全方位高速发展新阶段。京东集团副总裁、企业业务负责人宋春正表示,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应用,数字化智能采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价值。
连接消费与产业两大市场
企业电商化采购一端链接丰富的互联网技术资源,一端链接企业内部复杂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成为连接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两大市场的通道。
《报告》指出,一种由采购行为驱动、数据和技术赋能、供应链协同而实现的全流程在线化B2B电子商务模式正在形成。这一模式源于采购又赋能采购,一站式地在线上完成企业采购管理从供应商匹配、下单、审批、执行,到后续的交付、结算等全部过程,极大促进企业降本增效,成为推动传统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切入点。
“电商化采购的实现,使面向所有企业级用户的全流程在线交易成为现实。B2B电子商务在经历了以信息汇聚为主的黄页时代、以撮合交易为主的2.0阶段,以及以寄售和代买为主要形式的3.0阶段之后,到了彻底改变企业生产经营方式、改变产业游戏规则的新阶段,将迎来真正高速增长。”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院长李鸣涛表示。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电商化采购对企业发展意义重大,是企业消费的一次重大升级。《报告》显示,企业电商化采购能够使大型企业的分散采购集中化、复杂流程集成化、采购过程透明化、采购全流程可控化,最终使企业采购综合成本降低15%—20%,采购业务效率提高60%以上;能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升其议价能力、采购效率和信息化能力。企业电商化采购是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力,是支持民营经济及中小企业发展的抓手,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以京东为例,基于自身对企业市场10多年的理解,京东提出一体化开放战略,通过发挥自身技术、产品、服务等基础设施优势,推动企业供应链及管理全流程数字化的蝶变,打造出推动企业采购管理升级的“京东模式”,成为《报告》中客户满意度最高的电商化采购平台。
未来几年,企业电商化采购平台模式及相关服务生态会进一步成熟,逐步突破发展瓶颈,企业电商化采购交易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到“十三五”末期有望超过一万亿元。
(来源:人民网)
“数字双胞胎”与建模仿真技术曾被称作智能制造业的下一波浪潮,工业4.0也要求,若要虚和实的互动以及相互增强,数字化模型必须先出现。 什么是数字双胞胎 “数字化双胞胎”(Digital Twin)是指以数字化方式拷贝一个物理对象,模拟对象在现实环境中的行为,对产品、制造过程乃至整个工厂进行虚拟仿真,从而提高制造企业产品研发、制造的生产效率。 所有“产品”最早是人类大脑里的一个模糊概念,在没有数字化模型帮助的情况下,要打造出一件产品或一套生产流程,必然会经历多次迭代设计,有时候仅仅为了验证产品的某一个尺寸,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流程的某一环节,就不得不制造出很多个中间产品或重新设计流程(被称为打样),耗费大量时间、金钱和人力。采用数字化模型的设计技术(常指CAD技术,即数字化辅助设计),就可在虚拟的三维数字空间里从无到有地创造出部件和产品以及工艺流程。在虚拟的三维空间里,可以轻松的修改部件和产品的每一处尺寸和装配关系,使得产品几何结构的验证工作、装配可行性的验证工作、流程的可实行性大为简单,因此可以大幅度减少迭代过程中的物理样机的制造次数,时间,成本。除此之外,专门的电路CAD设计技术可以根据电路以及器件的原理,在三维数字空间设计出电路,并且也可以进行虚拟的验证和迭代设计。同样也可以大幅度减少制造物理样机的代价。这就是数字化模型一定会早于物理实体产品出现的原因。实际上,在最终的产品制造出来之前,有很多个数字化模型代表着产品迭代的各个阶段。这些模型或者其中的一部分,仍然有可能被以后的型号或者产品线所采用,这也是数字化模型的一个附加好处。 建模仿真的“前世今生” 建模仿真最早来源于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计算机语言编写的数字算法,当时只是简单的用于计算特定物理现象,解决设计问题;之后的二十年,随着工作站和微机的普及以及计算能力的提高,仿真技术的应用逐渐遍及各个学科和不同层面;而且不会停留在设计阶段,正在向产品和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扩展,构成与实体形影不离的“数字双胞胎”。由于仿真能够在产品生命周期提供无缝协助和优化,将会成为制造体系的核心功能之一,未来智能工厂是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或基于模型的制造,软件定义产品、决定企业盛衰,仿真技术制造系统关键组成部分的黄金时代才刚刚开始。Gartner预测,到2021年,全球50%的大型工业公司将使用数字双胞胎,从而使这些组织的效率提高10%,尤其是制造业和工程行业的公司,如果想要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就需要考虑实施数字双胞胎。 制造业是目前数字双胞胎最常用的行业,按时向客户提供保质保量的产品对制造企业至关重要,如果机器的运转不能协同并以适当的容量工作,就回影响员工、生产、可交付性以及最终客户的满意度;采取实时监控、不中断生产的情况下进行测试、并且能够在设施中收集的数百万个数字据点获得更多信息,数字双胞胎使制造企业更加智能。 在德勤的一份案例研究中,一家工业制造企业决定采用数字双胞胎方法,来解决其在现场遇到的问题,从而解决维护费用和客户延迟交付。制造企业收集了设备以及正在生产的产品数据,来研究装配过程及其与产品质量的关系。因此,该项目能够识别低效率并优化装配流程,将返工率降低了15%至20%。 数字双胞胎的国内现状 最早在市场上提出“数字化双胞胎”模型概念的是西门子,基于模型的虚拟企业和基于自动化技术的现实企业的“数字化双胞胎”(Digital Twins),包括“产品数字化双胞胎”、“生产工艺流程数字化双胞胎”和“设备数字化双胞胎”,三个层面又高度集成为一个统一的数据模型,并通过数字化助力企业整合横向和纵向价值链,提供工业生态系统重塑和实现“工业4.0”自下而上的切实之路。 数字双胞胎的引入国内仅仅几年时间,目前处于初步探索与实践环节,距离广泛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数字双胞胎技术还面临着诸多难题,主要可分为三类:一是高仿真度,高保真度的仿真建模是构建数字双胞胎体系的关键,数字双胞胎作为物理实体在数字空间的超写实动态模型,产品虚拟模型的高精度性、多物理场建模、高保真度响应模拟等是首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二是数据收集,由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以海量数据为基础,并且是基于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数据,而有关这些数据所涉及的先进传感器技术、自适应感知、精确控制与执行技术等难题急需攻关。三是实时监测与健康预测技术也尚待完善,实时和预测是数字孪生的核心要素,一方面物理产品的数据动态实时反映在数字孪生体系中,另一方面,数字孪生基于感知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决策,进而控制物理产品,而其中离不开相应的高实时性数据交互、高置信度仿真预测、超级计算能力等技术能力。此外,新的设计检验方法仍需进一步探索,使物理模式的实验结果更准确、更接近真实的工况,为数字孪生体的推演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目前中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使得中国制造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未来,数字双胞胎也可结合物联网的数据采集、大数据处理和人工智能建模分析,实现对过去发生问题的诊断、当前状态的评估以及未来趋势的预测,并给予分析结果,模拟各种可能性,提供更全面的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