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们的会议阵容还在不断增加中,欢迎持续关注。同时,我们也诚邀更多行业嘉宾的加入!
今天,小编接着与大家分享本次活动的特邀参会企业……
首钢集团
(一)管理效益
1.建立四个架构推进实施路径,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
从首钢信息化建设的全局出发,以数字化的思维,全面承接集团战略分解,结合企业发展现状,构建了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总体推进方案和路线图,为后续信息项目的推进实施提供了方法论支撑。初步搭建了集团管控信息化架构,为“十四五”期间首钢能利用数字技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集团管理进行全面优化奠定了基础。
2.固化了业务流程,确保了风险在流程中受控
实现了132条跨业务部门的流程实现了贯通,集团财务、投资、人力资源、资产等业务标准与管理流程更加规范。财务管理方面,实现了会计制度、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业务流程、财务报告、财务评价体系的六统一,打通了业务与财务的端到端流程,实现“业财一体化”及“业财资税一体化”,财务共享实现应收、应付业务核算自动化、业务流程标准化。投资管理方面,规范了28个业务流程,建立了“发展战略-投资规划-投资计划-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业务主线,投资系统与财务系统、项目管理系统集成,从资金与进度双线进行管控。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与财务共享系统集成,实现薪酬社保公积金从核算、生成会计凭证、发放的全业务流程贯通;与税务系统集成,实现个税基数核定、个税计算、个税代扣、代缴的全业务流程贯通;向其他集团管控系统提供组织、岗位、人员信息,实现了组织人事数据的统一、规范和共享。资产管理方面,制定了66项资产数据标准,规范了63个资产管理业务流程,实现了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
3.核心数据共建共享,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集团财务、投资、资产、人力资源等专业建立22类主数据、钢铁板块建立6类主数据,累计规范、创建标准化数据49万余条,其中,客商主数据4.67万条、银行账户3.78万条、组织机构1.4万条、员工11.2万条。实现数据一次维护、统一应用,一次更新、全网发布。数据维护时间平均减少60.6%,数据质量平均提高28.5%,运营成本平均降低10.6%,系统集成成本平均降低38.9%。
(二)社会效益
1.北京市国资委认可并借鉴首钢“业务主导,IT推动”的项目建设模式
北京市国资委通过对首钢信息化项目群的考察和多次业务交流,对由业务部门主导,IT部门作为支撑推动这种模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将这种模式引入到北京市出资人监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中去。过程中借鉴了首钢信息化项目管理流程及相关制度,先后成立了“大数据工作领导小组”和“信息化工作小组”来推动项目建设,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北京市属大型集团企业借鉴首钢“统筹规划,标准先行”模式推进相关项目建设
首钢信息化项目群主体内容建设完成后,先后有10多家国资背景企业到首钢交流学习,充分认可首钢信息化项目群管理体系在信息化项目建设过程发挥的作用。其中北京化学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一轻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先后与首自信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采用了首钢“统筹规划,标准先行”的信息化建设模式推进项目建设。
上汽大通
上汽大通能够做到C2B的不断迭代发展,与其持续推进的数字化转型密不可分。其创新打造的C2B模式,结合数字化、物联化、智能化、柔性化的制造体系能力,正是持续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响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造工业转型升级的典范,引领中国汽车工业的创新发展。
上汽大通凭借全业务流程中服务于研发、运营、营销、组织管理的众多数字化平台、智能化工厂、最懂用户的技术中心,数字化、去中台化的组织架构,以及研发制造、营销体系和用户运营等数字化体系力,都成为了上汽大通实践数字化转型的支撑。
从平台角度讲,C2B智能定制模式构建了面向用户和升级在线管理的我行MAXUS平台、房车生活家、蜘蛛定制、蜘蛛智联、3D工程设计在线、大通知乎平台、i大通平台、Max?Care云服务平台等多个数字化平台。而这些平台也成为了上汽大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抓手,数字化平台与企业转型间,构成了相辅相成、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
而拥有数字化的平台,仅仅是构建了体系基础,作为一家汽车制造公司,更需要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制造平台。上汽大通南京C2B工厂,将C2B大规模个性化智能定制理念融入“上汽制造”,以用户需求为中心驱动整个制造体系智能化升级。上汽大通南京C2B工厂在夏季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中脱颖而出,成为代表当今全球制造业的最高科技含量及制造水平的“灯塔工厂”。这也是中国整车企业第一座、全球整车企业继宝马工厂之外的第二座“灯塔工厂”。
同时,在产品研发,内部组织架构方面,上汽大通充分应用数字化思维实现改变。另外,上汽大通针对整体团队业务的数据化体系能力建设方面,以“数字化研发制造体系”、“数字化营销体系”和“数字化用户运营体系”为重点,从车辆、营销、用户到职能版块都开展了一系列举措。从研发制造到运营、营销整个流程都表现出数字化特点,决策来源于用户数据,运营依靠数字化平台进行,营销流程通过数字化平台打通经销商、用户等各个环节。
十年发展,不断转型。以拒绝平庸的初心,上汽大通走出了一条数字化转型发展之路。不但让自身用短短十年快速发展,缔造“大通速度”。也为用户带来多样场景的全生态化定制之选,更是为中国汽车工业探索出了极具价值的数字化发展道路。
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转型升级,农业同样如此。时下,信息化、数字化成为现代农资企业提高生产运营和管理服务的重要支撑。
早在2019年,心连心就开始了大数据平台的建设,通过土壤数据、农技服务、作物数据、市场服务、业务服务等五大数据平台的互联互通,将终端用户、经销商、技术人员、农化专家等有效链接在一起,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心连心以耕地空间信息为抓手,结合种植结构、施肥习惯、作物数据、土壤肥力、气象、试验示范等数据,运用大数据技术,以地块为中心的数字信息将河南省1亿余亩耕地分解为近6万块的唯一身份地块数据,配合20余万份精准测土数据,制作出全国首份企业应用N、P、K、pH等指标的动态土壤数据地图,为指导农民科学精准施肥奠定基础。该平台对于心连心研发推广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整合资源 创新线上心农服平台
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心连心将全国肥效协作网平台上的中国农科院及全国34家科研单位的近300名权威专家、当地土专家、心连心农艺师等专家资源整合起来,共同打造“心农服”APP服务平台,从农学堂、专家问答、土库和植保方案等4个维度,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农技知识、植保方案、专家问诊等在线课堂与专家在线服务。平台上线短短半年,专家已在线回答问题上万条。
科学施肥 打造特色农化服务体系
不仅要打通线上服务体系,更要将科学施肥落到实处。
心连心通过“配肥中心+化验室+高效农业服务中心”三位一体模式,打造心连心独具特色的农化服务体系。心连心在全国建立了120多家高效农业服务中心、23家测土化验室,从免费测土化验,到专家配方、精准施肥、种植指导、飞防服务等,形成“测、配、产、供、施”一体化,通过对当地土壤和作物的深入研究,为农户提供精准服务和解决方案,将减肥增效落到实处。
未来,心连心将继续投入更多的相关工作,努力使农民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为中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山东东明石化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东明石化采用了纵深战略合作的方式,将配电、自动化和数字化转型方案进行了深度绑定。可以将东明石化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用一种“心脏、大脑、四肢、血液”的比喻,来进行形象的描述。
首先需要认识的是数据价值。数据,就像是血液。东明石化将企业的数据分成三类。第一类数据是要收集物的数据,所以要有实时数据库来进行有效管理。比如某一个能耗表上的能耗数值来自于能源管理的应用,则需要进行数据采集。第二类数据是整个工厂的建设与运维数据,其中机器的设备运维数据是至关重要的。目前,东明石化忙碌的工地建设跟后期运维还处于分离状态。下一步将要在全生命周期内实现数据打通,也就是实现建设、运维一体化,而这需要提前收集工程数据,实现数字化交付。第三类数据是经营数据,涵盖订单、库存和采购等方面的数据。在2021年11月,东明石化已经跟SAP公司签约,以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只有这三种数据无缝地集中在一起,才能高效率地工作。这些数据,就像血液一样遍布全身,要交叉去看。通过这些血液,可以将业务流程、生产流程以及供应链流程连通起来,否则就可能产生孤岛、孤点。
第二部分是四肢,也就是信息化领域的各种应用或系统,包括工厂安全管理应用、工厂质量管理应用,还有经营管理ERP生产管理模块、销售模块、订单模块等。这些四肢灵活的动作,需要与具体业务场景结合起来,在完成业务实现的同时,也同时在收集数据。
第三部分则是心脏,也就是是IT基础设施。企业要有非常强健的数据中心、网络、存储,PI数据库。心脏相当于数据源的交换站,强健有力,把含氧的血液送过来,把营养输送出去。企业有大量数据需要融合,但数据最后真正能变成有营养的有氧血液必须经过心脏,不仅要有持续的动力推送过去,重要的是还要对它进行净化,即数据治理、数据分析。
只有数据做到有质量,才能进行有效的分析,也才会出现第四个关键部位,那就是用于智能决策的大脑。在这个位置,需要数据中心进行支撑,在接通各种信息化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大数据分析和引擎能力,能提供各种报表,帮助领导者进行决策分析。
借鉴“心脏、大脑、四肢和血液”的设计思路,东明石化也在积极思考数字化转型工作。炼化行业的自动化程度已经比较高,但需要在精细化管理方面下更大的功夫。为此东明石化也专门成立了信息中心,开展整体的数字化规划。企业准备用两三年时间,把东明石化园区打造成数字化、低碳、清洁园区,大力提升数字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