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物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不断涌现,汽车行业也逐步进入数字化转型时代。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汽车行业全面升级的必由之路,更是未来竞争力的源泉。
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等“新四化”的科技变革浪潮下,全球汽车产业正从传统工业时代向全新的数字化时代大步返进。随着新兴数字化技术与汽车产业的加速融合,汽车的用户需求、产品形态和产业价值链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浪遏飞舟,勇进者胜。
新的契机之下,汽车行业必须抓住机遇,有效应对行业之“变”,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竟争力。2024年10月24-25日,由勤哲文化主办的ACS2024第八届汽车数字科技大会将在杭州举办,本次大会以《以“数”应变》为主题,350+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技术大咖、领军者及实践者共聚一堂,凝聚行业共识,深入探索产业发展趋势,共谋汽车产业发展新篇章。
2024年10月24-25日,ACS2024第八届汽车数字科技大会在杭州钱塘皇冠假日酒店成功举办。大会以“以数应变”为主题,基于对当前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的深刻洞察和前瞻思考,深入探索行业发展趋势,共谋汽车行业发展新篇章。
本次大会现场吸引了220+来自汽车行业知名企业高管、CIO、信息化与数字化负责人、优秀信息化解决方案供应商。1场主论坛+3场专题论坛+2场圆桌讨论集结行业专家为与会嘉宾带来宝贵的成功经验与行业全新趋势动向。本次会议充分发挥行业交流合作平台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汇聚行业优质人脉、资源,深挖产业上下游新机遇,共同探讨汽车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与创新,变革与发展。
在此,感谢各位嘉宾、各位朋友百忙之中出席本次大会,感谢两天来各位演讲嘉宾的精彩报告与分享,感谢大家的聆听与支持!
会议日程提要
10月24日上午主论坛:
以【新质】促【高质】
10月24日下午专题论坛一:
云计算/供应链与智能制造
10月24日晚:ACS2024欢迎晚宴
10月25日上午专题论坛二:
智慧研发与数字化营销
圆桌对话
10月25日下午专题论坛三:
大数据与数据安全
圆桌对话
1、大会主论坛
上午九时许,ACS2024第八届汽车数字科技大会正式拉开序幕。主论坛主题为“以【新质】促【高质】”,由北汽研究总院智能网联中心数字化云平台部部长黄殿辉先生担任本场主持嘉宾并为会议致辞,对出席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
作为本次大会的首位演讲嘉宾长安汽车IT应用技术架构总工程师王在清女士带来了主题为《智能敏捷下的数据工作》的精彩演讲。在演讲过程中,王总分享了数据的价值、数据的生命周期、数据的内容管理框架、智能应用实例、数据工作研发运营一体化等诸多内容,在场嘉宾收获颇丰。
紧接着,北汽研究总院智能网联中心数字化云平台部部长黄殿辉先生带来了关于《大数据时代的智能汽车数据平台建设探索》的主题演讲,黄总首先介绍了数智化趋势与应对策略,重点分享了智能汽车数据平台建设探索,最后分享了关于对新生态数据应用的展望,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作为首选的、专属安全、弹性便捷的新一代智驾合规云平台,腾讯云分布式云产品负责人杨志华先生就智驾合规云的重要性、传统私有云的挑战、腾讯云分布式云价值优势、产品与案例简介以及未来展望四个方面现场展示了专属安全、弹性便捷、平台首选的新一代本地化智造云——腾讯云分布式云。
茶歇后,蔚来汽车高级数字化总监黄亮先生围绕《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研发组织》同现场与会嘉宾展开了交流分享,并详细介绍了NIO新发布的SkyOS和SDV时代的先进软硬件架构模式,最后对NIO智能软件研发体系等内容进行了细致的阐述。
唯都高级业务总监卢山先生以《“轻量化”工具构筑车企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洞察赋能、营销赋能、管理赋能三大维度,构建以数据及技术驱动的新质营销生产力,更好地洞察客户需求,用高效的方式赋能和管理一线的执行。
F5汽车行业高级架构师陈建森先生现场带来了《加速汽车智能网联和智能驾驶创新》的精彩解说,给即将开启数字化新征程的企业提供了更智能、更可靠、更安全的车联网服务。
最后,一汽-大众捷达品牌数字化转型负责人韩玉振先生带来了关于《人赢则赢:一汽-大众捷达品牌数字化转型分享》的主题演讲,韩总的演讲主要从捷达品牌介绍、捷达品牌数字化转型成果、捷达品牌数字化转型的感想以及团队介绍等方面展开。
2、专题论坛一
10月24日下午专题论坛一同样精彩纷呈,看点满满。本场以“云计算/供应链与智能制造”为话题,由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信息管理部部长吴晖先生担任此次论坛的主持嘉宾并发表了关于《离散制造业智改数转之路》的演讲,吴总的演讲主要从离散制造业的痛点、数字化转型之路、数字化转型总体架构等方面展开。
随后,博世IT总监焦钧先生的演讲则围绕着《跨越数字鸿沟-全球化解决方案的本土化实践》展开,从博世中国数字化转型、本地化实践案例分享、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和与会者分享探讨。
北京天润融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汽车行业解决方案专家燕涛先生从行业现状、优秀应用、新一代智慧销服三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了《车企数字化营销建设2.0-客户直联精细化智能化管理》。
作为供应链领域绝对领导者,Blue Yonder碧涌达亚太解决方案专家潘辰先生与大家分享了《通过数字化供应链实现利润增长最大化》。
接着分享的是极氪智能科技研发IT负责人梁天宇先生,梁总和与会嘉宾分享了《软件定义汽车时代下产品开发》,主要从极氪汽车发展概述、软件定义汽车时代下的新挑战、极氪的数智化变革之路三个方面展开分享。
长城汽车产品数字化中心副总监杨永喆先生以《AI创新技术的应用趋势与成果分享》为主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吉利研究院智能制造专家梁海清先生从汽车制造工厂现状和智能制造视角下的未来(汽车)工厂两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了《智能机器人——汽车制造工厂中的实践与挑战》,主题丰富、内容详实。
最后,作为本场的压轴嘉宾赛轮集团智能制造部副部长徐爽先生与大家分享了《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字化敏捷生产实践》。徐总首先介绍了赛轮集团的基本情况与数字化发展历程,最后重点分享了数字化敏捷生产体系、助力敏捷生产以及价值和生态三个方面。
3、专题论坛二
25日上午9点05分,“智慧研发与数字化营销”专场召开,万向钱潮CIO刘华先生受邀出席并担任主持嘉宾。
捷豹路虎中国数字化转型总监车毅先生作为开讲嘉宾,从数字化营销的定义、需求、特点、做法、痛点等方面与大家共同探讨了《汽车行业数字营销实践》。
Smart营销数字化总监穆朝先生带来了主题为《线索罗盘-扩开口促转化的利器》的精彩演讲,穆总说道:数智化是在运营实践中不断创新、迭代和提升的过程。
接下来,佛吉亚歌乐电子运营总监&总经理缪汉东先生现场分享了《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工厂,佛瑞亚数字化转型之路》。
最后,由小鹏汽车数据智能中心总监王承炀先生带来了《AI赋能车企设计提效》的精彩演讲,图文并茂的讲解方式使观众们收获颇丰。
圆桌对话,思维交融
作为一场行业盛事,活动现场还有不少行业大咖进行对话,共同探讨未来企业转型和发展机遇相关的核心问题。本次圆桌讨论环节由万向钱潮CIO刘华、捷豹路虎中国数字化转型总监车毅、Smart营销数字化总监穆朝、佛吉亚歌乐电子运营总监&总经理缪汉东、小鹏汽车数据智能中心总监王承炀、上海数讯信息市场产品部总经理包凯围绕面对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利用人工智能重构汽车营销链?研发数字化转型历程中,有哪些经验教训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分享了各自的真知灼见。嘉宾们热烈的讨论,也为汽车行业推进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启迪和思考。
4、专题论坛三
在25日下午的《大数据与数据安全》专场中,由广汽研究院XLab自驾数据负责人李海军先生担任主持嘉宾。
首先,由福田汽车信息安全全球负责人张志强先生就《AI安全大模型赋能北汽福田汽车信息安全智慧运营》展开分享。张总主要分享了信息安全运营的挑战、信息安全运营能力建设思路、信息安全运营体系建设以及部分成绩等内容。随后,岚图汽车数字化高级总监陶先锋先生分享了岚图汽车公司简介和智能网联时代新汽车的安全挑战与应对方法等。
圆桌讨论
最后,在“圆桌讨论”环节。首先由广汽研究院XLab自驾数据负责人李海军、福田汽车信息安全全球负责人张志强、岚图汽车数字化高级总监陶先锋、长安汽车IT应用技术架构总工程师王在清针对目前传统汽车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经验和建议进行了思想碰撞,给大家提供了全新思路。
5、创新展台&精品茶歇
此外,为了让参会嘉宾更直观地了解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解决方案,本次大会在论坛外设有展台与茶歇区域,嘉宾可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深入交流,根据双方意向详谈合作,真正实现双向选择。
6、ACS2024欢迎晚宴
10月24日晚6点,在结束了一天的学习之后,由勤哲文化举办的“ACS2024欢迎晚宴”在酒店二楼大宴会厅举行。
ACS2024大会组委会领导致辞后,晚宴正式开始。整场晚宴氛围热烈融洽,嘉宾们在觥筹交错间彼此拉近距离,建立互动与合作。晚上8点,晚宴在欢笑与畅谈中落下帷幕。
嘉宾致谢
ACS2024第八届汽车数字科技大会为期两天,于10月25日下午正式落下帷幕。从大会筹备到圆满落幕,一路走来非常感谢各位嘉宾的支持与关心!
会议期间,众多大咖及知名信息化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商奉献了精彩的演讲分享,高能干货,亮点频出。与会嘉宾积极交流学习、合作互动,现场气氛热烈,高潮迭起。在此,对各位嘉宾的支持和分享表示诚挚的感谢!
勤以立身,哲而笃行
作为专业的会展服务商
我们始终坚持走在创新路上!
再次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
我们下次再会!
2024年10月24-25日,由勤哲文化主办的ACS2024第八届汽车数字科技大会将在杭州举办,本次大会以《以“数”应变》为主题,350+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技术大咖、领军者及实践者共聚一堂,凝聚行业共识,深入探索产业发展趋势,共谋汽车产业发展新篇章。
目前大会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本次大会受邀出席企业(排名不分先后)。
北汽集团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北汽集团”)是中国汽车行业的骨干企业,初创于1958年,总部位于北京,现已发展成长为产业链涵盖整车及零部件研发制造、汽车服务贸易、综合出行服务、金融与投资等业务,年营业收入超 4800 亿元,世界500强排名第192位的大型企业集团。
60多年来,北汽集团创下多个行业里程碑 : 研制生产了北京第一辆汽车“井冈山”牌轿车、新中国轻型越野车第一品牌BJ212和第一代轻型载货车BJ130,成立了中国汽车工业第一家整车制造合资企业——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中国加入 WTO 以后第一家整车制造合资企业——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中德全面深化战略合资合作的典范——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在自主研发、产业链建设、对外开放、转换机制、合资合作、引进技术和运用社会资本方面走在全国行业前列,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东风汽车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是以汽车制造、销售、服务和技术研发为主业的商业一类央企,前身是始建于1969年的第二汽车制造厂(简称二汽)。公司产业链齐全、产品系列丰富,主要产品覆盖豪华、高档、中档和经济型各区隔,业务涵盖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军车、新能源汽车、关键汽车总成和零部件、汽车装备、出行服务、汽车金融等。
公司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排名中位居汽车行业第2位,拥有有效授权专利1.6万余项。年科技投入保持在200亿元左右,建设了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产品设计与试验设施。公司完成自主新能源汽车的品牌布局、平台与商品布局、核心资源布局,加快向自主品牌和新能源转型升级。完成电池、电机、电控产业化和近地化布局,掌握了商用车“龙擎”和乘用车“马赫”绿色低碳动力品牌、IGBT、燃料电池全技术链等核心技术和关键资源。无人驾驶乘商产品均达到L4级水平,在雄安等全国30多个城市示范和商业化运营。
公司持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转型升级三年行动”,努力成为“为用户提供优质汽车产品和服务的卓越科技企业”,加快建设卓越东风和世界一流企业,为建设汽车强国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长安汽车
长安汽车是中国四大汽车集团阵营企业,拥有162年历史底蕴、40年造车积累,全球有14个生产基地,33个整车、发动机及变速器工厂。作为中国汽车品牌的典型代表之一 ,长安汽车旗下包括长安启源、深蓝汽车、阿维塔、长安引力、长安凯程等自主品牌以及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江铃等合资品牌。截止2023年8月,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销量已累计突破2473.96万辆。
长安汽车拥有来自全球30个国家的工程技术人员1.7万余人,分别在重庆、北京、上海、河北定州、安徽合肥、意大利都灵、日本横滨、英国伯明翰、美国底特律和德国慕尼黑建立起“六国十地”各有侧重的全球协同研发格局。拥有专业的汽车研发流程体系和试验验证体系,确保每一款产品满足用户使用10年或26万公里。
2017年,长安汽车发起“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将文化、效率和软件能力打造成为核心竞争力,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在新能源领域,2017年发布“香格里拉计划”,2022年发布数字纯电品牌“深蓝汽车”,目前已掌握新能源“大三电”等核心技术。在智能化领域,2018年发布“北斗天枢计划”,2022年发布智能品牌“诸葛智能”,目前已掌握视觉感知、多模融合等核心技术。在海外领域,2023年发布“海纳百川”计划,坚持“长期主义、绿色低碳、本地运营、发展共赢”的原则,确立“海外市场投资实破100亿美元,海外市场年销量突破120万辆,海外业务从业人员突破10000人,将长安汽车打造成世界一流汽车品牌”的“四个一”发展目标。
长城汽车
长城汽车是成立于1984年的中国汽车品牌,总部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长城汽车业务包括汽车及零部件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对智能网联、智能驾驶、芯片等前瞻科技领域进行重点研发和应用,并在动力电池、 氢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领域进行全产业链布局,长城汽车正加速向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转型。
长城汽车旗下拥有哈弗、魏牌、欧拉、坦克及长城皮卡五大整车品牌。长城汽车基于“柠檬、坦克、咖啡智能”三大技术品牌, 打造了汽车研发、设计、生产以及汽车生活的全产业链价值创新技术体系。
长城汽车打造了以能源、智能化为导向的森林生态体系,确立混动、纯电、氢能三轨并行发展,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慧底盘等方面进行全产业链布局,构建了业内领先的“光伏+分布式储能+集中式储能”的能源体系,完成了“太阳能-电池-氢能-车用动力”的全价值链布局。
2024年10月24-25日,由勤哲文化主办的ACS2024第八届汽车数字科技大会将在杭州举办,本次大会以《以“数”应变》为主题,350+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技术大咖、领军者及实践者共聚一堂,凝聚行业共识,深入探索产业发展趋势,共谋汽车产业发展新篇章。
目前大会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本次大会受邀出席企业(排名不分先后)。
1、博世
博世集团于1909年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开设了第一家贸易办事处。1926年,博世在上海创建了首家汽车售后服务车间。在过去的112年里,博世见证了中国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速崛起。博世集团秉承“根植本土、服务本土”的理念,深度融入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
现在,博世为中国市场和用户提供汽车与智能交通、工业、消费品以及能源与建筑技术领域先进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在各个业务领域深刻地践行并诠释“科技成就生活之美”的理念。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博世在中国经营着56家公司,销售额达1173亿人民币,中国市场首次成为博世集团最大的单一市场,也是博世除德国以外拥有员工人数最多的国家。
2、采埃孚
采埃孚是一家活跃于全球的技术集团。该公司为乘用车、商用车和工业技术的移动性提供高度开发的产品和系统。凭借全面的产品系列,采埃孚主要为汽车制造商、交通供应商和运输和交通领域的新兴公司提供服务。采埃孚能为各种车型提供电驱动解决方案。凭借其产品组合,采埃孚始终致力于推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以及出行的安全性。除了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以外,采埃孚还服务于建筑和农业机械、风力发电、运输、铁路技术和测试系统等细分市场。
采埃孚源自德国的汽车零部件巨头,不仅在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位列前三,更在卡车零部件领域独占鳌头,荣登榜首。在商用车行业中,采埃孚的声誉可谓显赫一时,如雷贯耳。无论是车辆的核心传动系统,还是先进的电子系统,采埃孚的身影都无处不在,其卓越的贡献和影响力使得它被誉为商用车领域的“隐形冠军”。
在当今时代,现代卡车系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化变革。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众多电子控制系统与尖端智能技术被深度融入车辆设计的核心,同时,电气化的趋势也如同潮水般汹涌澎湃。作为业界翘楚的采埃孚公司,正积极响应这一变革潮流,加速其转型步伐。在此过程中,“灵活”、“脱碳”以及“数字化”已然成为采埃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3、佛吉亚
佛吉亚(FAURECIA),全球排名前十的汽车零部件科技公司,全球每3辆车中就有1辆配备佛吉亚的产品、解决方案和先进技术。践行智行合一,佛吉亚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为汽车制造厂商提供高质量的创新产品、技术解决方案和服务,在汽车座椅、绿动智行系统、汽车内饰和汽车电子四大业务领域居业界领先地位。
2022年1月31日,佛吉亚成功完成对海拉公司控股权的收购。2022年2月7日,佛吉亚宣布合并海拉后新集团命为FORVIA,成为全球第七大汽车技术供应商。合并后的集团将通过六大业务部门(包括内饰、座椅、汽车电子、绿动智行、照明和生命周期解决方案)进行运营。
全球汽车业正在经历颠覆性的技术变革,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共享出行和电气化将根本性地改变驾乘体验。应对新趋势、新挑战,佛吉亚着力于两大技术创新领域:“智享未来座舱”解决方案,以及“创赢绿动未来”出行解决方案,打造“智行合一”的未来出行。
智享未来座舱:
自动驾驶和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座舱内工作、休闲和社交等多场景应用,用户体验将成为决定性的差异点。依托于在智能座舱领域的软硬件实力,佛吉亚坚持将人性化设计和创新科技相结合,基于自身全面的技术矩阵和集成能力,为行业带来更多模块化、个性化的创新解决方案,打造更具互联性、多功能性和智能性的未来座舱,让驾乘者纵享更安全、更舒适、更个性化的车上旅途。2022年1月1日,佛吉亚将其未来座舱的主要开发业务移至中国技术中心暨总部大楼,展现出佛吉亚致力于在充满活力的中国市场中,进一步推动在这一领域中的竞争优势的坚定信念。上海未来座舱创新中心将继续通过佛吉亚强大的系统集成能力,打造整舱或座舱子系统创新解决方案,并专注于中国消费者洞察,从创新设计、整舱工程,到App应用程序及服务开发、机电架构、智能化营销等方面做全领域的整合。
创赢绿动未来:
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排放及零排放解决方案是佛吉亚“创赢绿动未来”技术战略的核心目标。佛吉亚已将氢能源出行定为战略重点,不断加大投入,立志成为行业领军者。多年来,佛吉亚致力于推动未来出行和产业价值链走向零排放,并在三个领域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所有类型发动机的减排、零排放出行和城市空气质量解决方案。
4、麦格纳
麦格纳成立于1957年,前身是诞生于加拿大多伦多一个车库中的小型冲压模具作坊,经过了67年的全球化历程,已经成长为北美第一大零部件供应商。
当前,已发展成为在2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43家制造工厂和105个产品开发工程中心,员工近18万人的超级跨国巨头公司。
当下传统零部件供应商巨头,都面临着 “大象转身”的艰难过程,而麦格纳之所以能逆风而上,首先得益于其在变革前夜的灵敏触角以及电动化趋势下的积极应对。
80年代,麦格纳在钠硫电池关键部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加速了这种电池的量产化进程,从那时起,麦格纳就已经在为汽车产业的电动化转型做准备了。
如今,麦格纳可以提供一系列动力总成技术,从内燃机汽车到轻度混合动力、全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在智能化方面,麦格纳也可提供整套ADAS解决方案。
基于过去在汽车行业所积累的经验,以及对未来趋势的研判,麦格纳制定了全球“前进战略”,即麦格纳将持续加大对电气化、智能化等高增长领域的投资。就在去年,麦格纳收购了维宁尔主动安全业务板块,极大补充了智驾能力。
Marc Lalande发现自己正在处理一个CIO的典型场景:未经授权的应用程序使用。
Lalande是创意服务公司Sid Lee的CIO兼合伙人,他了解到了潜伏在该公司纽约办公室的影子IT,因为他的一位IT经理将其标记为超出该组织的全球技术标准范围。Lalande调查后发现,员工开始使用Slack进行协作,因为他们认为这个特定的平台最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Lalande没有采取压制,而是与员工进行了沟通,听取了他们的理由,并决定将Slack扩展到Sid Lee的蒙特利尔总部以及其在洛杉矶、巴黎和多伦多的办事处。
Lalande表示,愿意接受员工带来的解决方案,灵活地将其吸收到IT架构中,以及看到如何利用该解决方案获得更大回报的愿景,都反映了CIO现在所必须具备的心态。
“如果我抵制,我们就会错过一个机会,”他说。如今的IT工作就是抓住机遇。
“IT部门必须帮助企业赚更多的钱。因此,作为CIO,你必须专注于业务。它不仅仅是提供计算机、网络或服务器——这任何人都可以做到,这关系到我们如何发展业务。”Lalande说。
数字化转型对CIO的地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角色正经历着从实施和维护可靠、稳定的后台技术组合,到设计技术组合使组织盈利的转变。
根据管理专家,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说法,这种转变需要不同类型的CIO。
“我们从CEO和高管调查中了解到,CIO的角色需要改变,以及担任这一角色的人员需要发展新的技能和能力。”研究和咨询公司Gartner的副总裁兼分析师Suzanne Adnams说,“这个趋势在上升,而且不会消失。”
其他人也看到了同样的趋势。例如,德勤2018年全球CIO调查的结果发现,CIO的前两大期望分别是与业务保持一致和改变业务流程。IT运营卓有成效排在第三。
基于这些发现,德勤描述了未来需要的两种类型的CIO:一个是“业务共同创造者”,他(她)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推动业务战略或实现变革。第二个是“变革推动者”,他(她)领导着技术支持的业务转型。
但是,这种新一代的IT领导者必须具备哪些特征和行为?究竟CIO需要采取哪些不同的方式才能取得成功?
德勤咨询公司的负责人、德勤全球和美国人力资本服务部门的负责人Michael Gretchzko说,首先CIO需要改变他们的时间安排。
他表示,德勤的首席信息官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CIO表示,他们专注于运营职能,没有多少时间进行战略规划。然而,大约相同数量,略高于50%的CIO表示,他们希望重新调整时间来满足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
展望未来,CIO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关注自己的组织之外的事情。Gretczko说,他们应该更多地考虑和接触公司的客户,并指出领先的CIO与他们的销售团队一起与客户会面,并听取他们的想法。
CIO还需要创建一个外部生态系统,这个系统由分析师、投资者、风险资本家和供应商组成,因为他们可以为CIO提供有关新兴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如何破坏旧有业务模式的见解。
此外,Gretczko说,CIO们需要对他们听到的信息持开放态度。他们必须积极地感知正在发生的事情,但也有一种健康的怀疑态度,”他补充道。
Adnams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CIO需要更多地成为探索者和创新者,走出IT部门,与整个企业的业务领导者合作,与董事会和执行委员会合作。CIO的重点需要从IT运营转移到整个组织正在努力实现的目标。”
Adnams和其他专家说,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过去几年里,新CIO需要一些特定的关键技能。
这些技能包括:善于倾听,能够感同身受,善于表达,能够以直接的方式解释复杂的技术,并与业务需求联系起来,以及支持管理人员,与之建立技术团队,具备在当今主流技术领域工作所需的技能和期望在不久的将来采用的技术。
所需技能还包括对业务基础的理解,以及公司是如何赚钱的等等。
不过,Adnams说,真正领先的CIO拥有的技能不止这些。
“那些早早适应数字时代的人,将最终成为企业高管。他们专注于业务成果和业务目标。他们围绕价值和金融投资、资源管理以及战略目标进行对话。他们也了解市场和客户,”她说。“这些CIO不仅了解技术需要放在哪里,还了解业务线在整个组织战略中的作用,他们了解技术在战略中位置,以及技术如何用于扩展市场、引入新服务或产生新客户。”
换句话说,最成功的CIO不应只是使用技术来使企业能够执行一项任务;他们还需要设想一种技术可以实现的业务成果。
H.I.高管咨询公司的执行合伙人Mike Goldstone表示:“过去,IT一直是推动者,现在它必须是一个驱动者。这是数字化带来的巨大变化。”
例如,Goldstone说,一位CIO了解IT所捕获的数据的强大力量,然后设想一种创新方式,利用这些数据创建新产品或服务,这说明了业务驱动型CIO在这个数字时代是如何运作的。
“CIO需要有创业精神,”Goldstone说。“传统上,CIO的任务是确保他们保持业务运营并将风险降到最低,但现在他们必须走出舒适区,愿意承担经过计算的风险。”
另一些人同样指出,CIO需要具有企业家精神,利用从外部合作伙伴网络中收集到的市场新闻和技术见解,然后设计出能够为公司带来新客户和/或更大市场份额的技术产品和服务,最终会增加收入。
“CIO们不能去(对他们的业务同事)说,‘你想让我为你做什么?’”企业软件技术制造商VMware的CIO Bask Iyer说:“他们必须充分理解他们的需求然后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Iyer同时担任戴尔技术公司EDGE和IOT的总经理,他说,这种创新趋势的转变需要CIO与整个组织的其他人保持高度协作;他们不再是指挥和控制领导者。
他说:“当你实施后台系统时,指挥和控制会有用,但创新不能这样进行。所以当你在做创新性的工作时,你必须激励和协作。你必须建立信任,信任是建立在开放性、真实性、同理心和透明度的基础上的。”
Iyer说,他进一步认为,他作为CIO的成功也取决于他通过不断培养技能和创建企业IT工作文化来培养强大团队的能力,这种文化是与产品开发文化一样对技术专家具有吸引力。他也相信支持员工并提供支撑是建立创新所需信任的必要条件。
然而,Iyer补充道,这些要求都无法取代CIO成为技术专家的需要。“人们很容易地说,‘要有商业头脑’,但你也不能失去技术。这样在数字世界中行不通的,你必须都具备。”他说。
其他人也同意这一观点,认为成功的数字时代的CIO既是企业高管,又是技术领导者。他们必须有好奇心、创新性、具有企业家精神、能鼓舞人心和有远见。但专家们说,也许最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定义、表达和推动特定的业务成果。
“我看到一些最强的技术领导者没有就技术展开对话。他们谈论的是他们正在努力实现的业务结果。他们时常陷在他们试图解决的业务问题里,这是一个共同特征,”管理咨询公司Bain & Co.的合伙人Will Poindexter表示,他们的工作包括领导其数字化、技术和敏捷创新实践。
Poindexter说,这些领导者正在积极研究新兴技术,思考如颠覆他们的行业,并围绕数据货币化开拓思路。
“他们更加积极主动,习惯从颠覆性的角度将技术带到桌面上,”他指出,Bain & Co.认为,CIO应该花费50%的时间与广泛的合作伙伴(包括客户)打交道。另外50%的时间专注于IT(工作),包括培养人才和能力。
Poindexter补充说:“最好的CIO有两个家,业务与IT,他们都积极参与。”
更多IT领导力优质文章,敬请关注!
导语:推动数字化业务战略的CIO现在必须注重掌握客户体验。这意味着要与市场部门合作制定一项关键计划:客户旅程图(customer journey map)。
数字时代改变了高管们的动态。过去不常合作的IT和市场营销部门将密切合作开发面向客户的新技术,这样意味着双方必须共同努力,帮助公司和事业蓬勃发展。
CIO也越来越多地与CMO及其他业务线领导者合作开展一项名为“客户旅程图”(customer journey map)的关键计划,该计划通常由市场营销部门或者负责客户体验的部门领导。以下是CIO应该了解的客户旅程图,以及如何确保有效地使用它们。
客户旅程图是一个图表,可帮助员工对公司吸引、满足和增加价值以留住客户的流程可视化。为CMO提供咨询的Gartner分析师Jane-Anne Mennella表示,该地图是在一个协作过程中创建的,该流程依赖于定性和定量数据来确定和理解客户旅程,包括客户的目标、需求和期望。这个地图还帮助高管明确客户期望与其旅途体验之间的差距。
Mennella说,关键业务部门(包括销售、市场营销、IT、运营和人力资源)必须帮助了解、影响和塑造地图,以确保它能够360度全方位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客户体验是一项跨职能的任务,”她说,“这是一个组织计划,因此每个人都可以在支持客户体验方面发挥作用。”
但不要搞错:IT在制定和支持地图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CIO 应该从一开始就参与进来。
“没有IT组织,就无法做到这一点,”Mennella说,“技术是提供这些客户体验的关键部分,并有助于为更大的增长铺平道路。”
每个企业和行业的独特性质,意味着客户旅程图的实际可视化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会有所不同。但可视化组件并没有确保正确构思和完成步骤那些重要。
Mennella说,绘制客户旅程图的过程从组建一个跨职能团队开始。这个团队应该阻止任何相互竞争的目标,这对于确保业务线不向不同方向移动至关重要。理想情况下,CEO将管理这个团队,但Mennella说,CMO或CIO也可以领导它。不管怎样,这位领导人必须“有权打通一切关系”。
接下来,团队开始构建一个“角色”,或者一个理想客户的形象。利用围绕客户的数字化体验的外部视角,团队应该能够构建针对每个角色的接触点、兴趣和感觉的地图。
将数据输入旅程中的每一步至关重要,Mennella说,开展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需要“倾听”社交媒体,了解人们对自身品牌的看法,并围绕所收集的内容量身定制服务。了解公司的数字渠道以及论坛和在线社区等间接来源。运营,当然还有交易数据也很关键。“我们越来越关注客户洞察和用户研究,”Mennella说,CIO在提供客户分析,帮助企业保持直通客户的道路这里至关重要。
在没有这些数据的情况下,假设的旅行地图是可以接受的。在这里,组织概述了他们认为客户会采取的步骤,想法,感受和行动,例如,使用新的移动订购应用程序。
但是地图越具有假设性或向内性,对验证的需求就越大。验证结果是否与拟议的旅程图相符?如果是,就可以行进了。如果没有,则进行必要的调整。如果CMO需要其他技术工具来完成此旅程图,他/她可以借助CIO来构建或购买。
然后,旅程图遵循客户获取、满意度、忠诚度和宣传的连续性,在这过程中,客户保证并推销他们喜爱的产品。这将有助于组织吸引更多的客户和更多的潜在客户,从而实现增长的飞轮。
Mennella说,越来越多的IT领导者希望了解更多有关如何通过客户旅程图工作的信息,这表明IT和市场营销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
Adobe很重视绘制客户旅程图,在过去几年中,Adobe一直在从授权软件转向 SaaS(软件即服务)销售模式。
Adobe信息和数据服务副总裁Mark Picone表示,为了更好地了解客户行为,Adobe跟踪产品下载、显示广告效果、Adobe.com的点击率以及消费者在尝试、购买、使用和更新软件时在线发起的各种其他信号。
他补充说,按地理位置跟踪收入和产品消费(包括取消)也是Adobe的一项关键任务,Adobe使用这些信息来确定是否在某些地区增加促销和福利。
这种调研客户行为的“外部-内部”方法可以更轻松地为消费者个性化电子邮件活动。“我们研究了所有这些事件和点击级测试,了解消费者使用产品的方式。”另外,Adobe还创建了关键性能指标来监控进度。
Picone说,有关人们如何使用Adobe软件的信息也很重要,因为它告诉产品团队如何在个人层面为客户优化软件。
构建统一的数据体系结构,使这些功能能够“标准化”或一致地定义,并标记每种数据类型。存在挑战吗?相同的数据类型通常被财务,销售,营销和其他业务线称为不同内容——这是大多数企业在寻求简化数据治理时面临的共同挑战。
全球食品经销商Sysco已经模拟了其整个客户旅程,包括“他们用来与我们进行互动的各种系统和流程”,CTO Wayne Shurts说。Shurts利用这张地图开发了MySysco 订单app,允许客户通过智能手机记录订单的移动应用程序,以及MySysco交付app,允许客户通过地图跟踪他们的交付和卡车物流。
Shurts说:“我们在卡车本身和整个供应链的IOT设备上也有许多技术,结合我们的客户数据,可以对客户趋势、动向和供应链进行丰富的分析。”
Kronos的CIO约翰·麦格雷戈曾经用传统的方式管理它。但是,三年前,当劳动力管理软件制造商从授权软件转向SaaS模式时,他不得不重新思考他提供技术的方式。这就需要运行IT即服务(xaas)以与公司建立的新客户旅程图保持一致,以便在日益随需应变的世界中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为了与公司的客户至上愿景保持一致,McGregor求助于Salesforce,以促进销售线索,管理客户关系、报价、计费和其他功能,例如客户自助服务。“在SaaS中,它始终具有很高的触感,”McGregor解释道。“我们知道客户的需求是什么。我们尽量不放过每个客户。”
如今,超过90%的新客户选择Kronos的SaaS解决方案而不是其授权软件。他说,在Salesforce上拥有的所有客户数据可以帮助Kronos更好地调整其客户旅程。
构建客户旅程图是一回事;利用它来增强客户体验是另一回事。在接受调查的244位营销领导者中,77%的人表示他们有一个旅行路线图,这其中30%很难有效地利用它们来支持他们的客户体验工作,Mennella说。以下是CIO及其同事应避免的一些常见陷阱:
一、你得知道从哪里开始。旅程图经常会因为组织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而失败,这通常是因为他们并不清楚目标客户。Mennella说,企业有时过于依赖第三方数据,这使得他们和客户之间的距离变得遥远。而分析和使用指标可以帮助你磨练你的角色和目标。
二、注意产品管理的陷阱。Mennella说,有时企业过于关注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客户的需求。从外部着手,而不是简单地构建一个你认为人们想要的产品,并试图将其出售给他们。
三、辨别有些客户更有价值。有时组织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容易上钩的小角色上。去寻找那些会成为忠实拥护者的大鲸鱼吧,他们会把其他客户带到船上,让飞轮保持旋转。
更多CIO干货文章,请关注“CIO信息化圈”。
昨日,阿里巴巴倡议成立的罗汉堂发布了“最关乎人类未来的十大问题”。200多位来自全球的顶尖学者、政界、企业界负责人应邀在杭州“西湖论剑”,闭门研讨这“终极十问”,其中包括6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提到罗汉堂,要说回2017年10月,阿里巴巴成立“以科技创新世界”的达摩院,预计未来3年里将投入1000亿进行前沿技术的探索。但科技的快速发展也有可能伴生着新的社会问题,如何在发展中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2018年6月,阿里巴巴倡议成立罗汉堂项目,并向全球顶尖学者发出邀请。罗汉堂项目将作为达摩院的配套研究平台,主要探索科技快速发展中伴生的其他社会问题的解决。
马云表示,希望能通过这样的组织,让全世界的人们都来一起贡献智慧和领导力,一起塑造一个更好的世界。
马云说,这十大问题是每个人未来十年都无法绕过的问题。它们可能还没有答案,但我希望政府、学界和企业能够做到一起来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达成共识,来向外传递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马云在与5位诺奖得主的对话时表示出乐观和信心
罗汉堂《数字技术与普惠增长》:只有去尝试、努力,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数字技术唯一担忧的是担忧本身。
2001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宾塞(A. Michael Spence)认为,数字经济带来的福利还难以被准确衡量和估计,这会影响我们平衡数字经济风险和收益。现有对经济的衡量集中在对经济增长的关注,忽略了健康、生活便利等其他福利。数字经济的长期影响是深度多维的,需要一个更多维的框架衡量个人和社会福利。
2001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宾塞(A. Michael Spence)认为,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增长速度上,还体现在边远、贫困群体与现有经济资源的结合速度上,这是令人震惊的普惠增长模式。
美国马里兰大学助理教授阿尔伯特·罗西(Alberto Rossi)认为:智能投顾能够帮助用户更稳健地配置资产,尤其是对投资经验少、现金持有比例高、频繁买卖的用户而言更是如此。智能投顾让投资更普惠。
201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让·梯若尔(Jean Tirole)认为:我们如何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同时,不遏制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的向前?我们想倒掉洗澡水,但别把宝宝也泼出去了。
2010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认为:并没有证据证明技术会带来失业率的提高。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确实会促进就业的结构性转变。以1980年以来的就业数据显示,就业逐渐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
2010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认为:数字平台是对分散市场匹配技术的改进,它具有提高所有市场参与者效率的潜力。
2010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认为:互联网和平台经济能够有效打破制约成熟市场发展的阻碍。在中国,没有互联网,农民只能进城打工才能提高收入,互联网让他们在家乡也可能获得同样的发展机会。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理查德·霍尔登(Richard Holden)认为:数字技术改变了企业的协同方式和边界,让原本很多公司内部才能完成复杂的协同变得高效和透明,更多的事务可以在公司外部由市场协同来完成。这给小微企业带来更大的生存空间,更高效的利用资源做专业化分工。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理查德·霍尔登(Richard Holden)认为:大型平台的竞争优势来源于网络效应,这种竞争优势很难从无到有的建立,但是已有平台的地位也很脆弱。赢者无眠成为常态,平台必须时刻创新和更好的服务用户,才能保持竞争优势。
达特茅斯学院教授杰夫·帕克(Geoffrey Parker)认为:网络效应使公司的注意力聚焦点必须得从内部转移到公司外部,因为外面的世界更大,外边的用户更多,人力资源、创新体系、研发中心以及战略部门等都必须要将自己的关注点从企业内部转移到企业外部。
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本特·霍姆斯特罗姆(Bengt Holmstrom)认为: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我们的经济发展机制,也会改变我们制定政策的方式。
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本特·霍姆斯特罗姆(Bengt Holmstrom)认为:数字经济时代,信息是一种新的抵押品。有了数字平台上收集的信息,小额借款人获得信贷不需要抵押品,因为贷款人比借款人更了解他的信誉。在这方面,平台模式更接近于西方信用卡的基础模式,同时因为它基于数字识别,并包含大量数据,所以比信用卡便宜得多,也不容易被欺诈。
2001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宾塞(A. Michael Spence)认为:让我感到兴奋的是中国的数字经济增长范式能够启发其他国家,开发巨大的国内市场就能带来巨大的增长机会。在此基础上我们不难想象,只需要一点点的国际合作,这种发展模式就能推广到全世界。各国小微企业参与到国际市场中或将成为下一个增长引擎,这才是最最激动人心的事。
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J.Sargent)认为:说到底,机器并不是自己在学习,它们学的,都是人类输入的数据。是人类在告诉机器要学习什么。因此,我们人类在给机器提供数据的时候,要努力去除掉一些偏见。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拉尔斯·彼得·汉森(Lars Peter Hansen)认为:数字经济时代,丰富的数据确实为经济学分析提供了更多的素材,但是实证分析本身的价值则非常有限。对于实际发生什么和可能发生什么,理论模型却能帮助我们做不同情形和不同政策下的比较。因此纯数据驱动具备一定的局限性,模型能让人们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做更好的决策。
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J.Sargent)认为:大数据和大算力提升了抽象信息理论的价值,它们的高速发展对处理信息的方法论提出更高要求。更优的信息估计技术,算法博弈论,多元时间序列算法和数据模拟技术等都可以在大数据时代散发光彩。
更多数字化资讯,请关注“CIO信息化圈”。
姚小姐
电话:021-61830955;18955142045
传真:021-33275654
邮箱:Tiffany.yao@qzevents.com
朱小姐
电话:18815597289(微信同号)
传真:021-33275654
邮箱:april.zhu@qzevents.com
姚小姐
电话:021-61830955;18955142045
传真:021-33275654
邮箱:Tiffany.yao@qzevents.com